【摘要】距離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的時間就只剩下半個多月了,趕緊抓緊時間備考吧。下面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將和大家分享《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必背的考點——教育學的獨立階段,同時還介紹了一些提分練習題,備考生們速速瞧瞧吧。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必背的考點:教育學的獨立階段
教育學的獨立階段(17-18世紀)
1.培根
《論科學的價值和發(fā)展》(1623)一文中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從學科分類中提出來。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的教育思想(1592~1670)
(1)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
(2)夸美紐斯在文藝復興和中世紀的連接點成長。
認為“教育適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育要適應大自然的發(fā)展法則;二是教育要適應兒童個體的自然發(fā)展,即適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
教育適應自然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的精神。
(3)泛智教育。把人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教育任務。認為教育應該是教會一切人一切有用的知識。教育是伴隨人一生的事情。
(4)為了讓所有人都受教育提出了班級授課制。
(5)他的著名的哲學命題:“頭腦里的一切沒有不起源于感覺的”。故而提出了直觀性等教學原則
3.盧梭的教育思想(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主要著作有《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家境貧寒,被通緝流亡國外,與旅館女仆黛萊絲·瓦瑟的風流韻事,他倆有5個孩子,盧梭把所有這五個孩子都送進了一家育嬰堂。
盧梭因其所撰教育論著《愛彌兒》一書出版,遭到法國當局的通緝。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慘痛苦中度過的。
《愛彌兒》試圖描繪一個教育體系,使他在《社會契約論》(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趨于墮落的社會中生活。盧梭描寫愛彌兒和他的家庭教師的故事,以說明如何教育出一個理想的公民。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征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
精彩文章分享:助你提高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分數(shù)的練習題
1.小明原來見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兒園一個月后,小明的這種行為消失了。據(jù)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這里發(fā)生了( )學習。
A.言語信息 B.智慧技能 C.動作技能 D.態(tài)度
2.下列哪種推理屬于轉導推理?( )
A.爸爸告訴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車溝!焙⒆泳驼f:“爸爸腦門上也有車溝!
B.孩子看到母雞帶著一群小雞,認為老師帶小朋友做游戲時也像母雞。
C.有個孩子給石凳子澆水,盼望它快快長大。
D.有人喊孩子的媽媽,媽媽沒回答,孩子就說:“媽媽沒聽見!
3.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格言“我聽見就忘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說明了在教育過程中應( )。
A.尊重兒童的個性
B.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C.重視兒童學習的自律性
D.重視兒童的主動操作
4.當一個3歲的孩子在紙上亂涂亂畫的時候,教師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
A.提供紙張讓兒童自由涂抹
B.問他畫的是什么,告訴他要畫得像
C.把畫紙收掉,免得他浪費紙張
D.問他想畫什么,教他怎樣才能畫得像
5.3歲男孩開始出現(xiàn)頻繁嗆咳后發(fā)生面部青紫,首先要考慮( )。
A.急性肺炎 B.粟粒性肺結核 C.氣管異物 D.藥物中毒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小明上幼兒園后,習得了一種對人反應的新傾向,屬于加涅所講的態(tài)度學習。
2.C
解析:轉導推理是3歲以下嬰幼兒的思維方式特點之一,是以從一個具體的觀察中形成一個具體的結論為基礎的,它和成人的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形成了對比。
3.D
解析:兒童經(jīng)過動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題干中的格言主要說明了在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兒童的主動操作。
4.A
解析:幼兒的涂抹實際上包含著積極的視覺形象思維,對于他們的每一次繪畫活動,教師都應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重視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體驗與態(tài)度傾向。
5.C
解析: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或其深部時,可以引起患兒嗆咳、面部青紫、呼吸困難。
溫馨提示:2019已經(jīng)到了,大家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機會,想要順利拿下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話,請認真?zhèn)淇,比如說可以考慮報個班學習。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9775(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m.nhanhay.cn